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:
您的当前位置: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网 >> 时政要闻 >> 重要新闻

202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积累:64条老子经典语录

发布:2020-04-21 11:01:10 字号: | |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
    申论的提升需要不断积累,除了做题之外,各位考生还可以通过积累一些金句为自己的文章写作增添色彩。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网整理了64条老子经典语录,希望备战2020年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多多积累!
 
  1.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矣。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矣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二章》。【译文】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时候,这说明丑陋的东西已经遍布天下;当人们都在为美好的善行而欢呼的时候,这说明不善已经充斥整个社会。
 
  2. 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较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二章》。【译文】因为事物都是互相对立而出现的,所以有和无由互相对立而诞生,难和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,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,高和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,音和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,前和后由互相对立而出现。这是永远不变的--恒(对立统一体)。
 
  3. 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二章》。【译文】圣人治理国家、管理社会的方法,就是他会采用无为而治的方法,不强行约束别人,放任别人的身心自由,用无言的方式来教化别人,使人自发的向上。
 
  4. 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二章》。【译文】生养万物但不据为己有,做成了什么并不自恃有功,成就了事业并不居功自傲。就是因为他不居功,所以他的功名就不会消逝。
 
  5. 为无为,则无不治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三章》。
 
  【译文】只有顺应自然规律,不妄为,不乱为,才能做好任何事情。
 
  6. 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五章》。【译文】说的太多往往使自己隐人窘境,不如顺其自然,格守中庸之道。
 
  7. 绵绵若存,用之不勤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六章》。【译文】它(谷神)的本体是绵延存在而又若有若无的,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。
 
  8. 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八章》【译文】至上的善行就像水一样。水,善于利益万物而不与万物争,居处于众人所讨厌的低处,所以,水的性子很接近于道。
 
  9. 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九章》【译文】金银财宝很多,没有谁能守得住。
 
  10. 功成身退,天之道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九章》【译文】成功之后激流勇退,符合天的道理。
 
  11. 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十一章》【译文】“有”能给人以小的利益,“无”才有真正的“大用”。
 
  12. 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,五味令人口爽。驰骋收猎,令人心发狂。难得之货,令人行妨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十二章》【译文】色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,嘈杂的音声使人听觉失灵,浓厚味道使人味觉不灵,骑马打猎使人心思放荡发狂,贵重的物品使人的行为不轨。
 
  13. 俗人昭昭,我独昏昏,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二十章》【译文】众人都很聪明睿智,唯独我却显得糊里糊涂。众人都很精明,唯独我看着很笨的样子。
 
  14. 孔德之容,惟道是从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二十一章》【译文】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,他的内涵,只有一个字:“道”。
 
  15. 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得,多则惑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二十二章》【译文】委屈圆转可以使之保全,矫正弯曲可以伸直,低洼可以使之盈满,破旧可以使之更新,少了反而可以得到,多了反而变得疑惑。
 
  16. 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二十二章》【译文】正因为不和人争,所以全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。
 
  17. 从事于道者同于道,德者同于德,失者同于失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二十三章》【译文】从事于道的人就认同道,有德的人就认同德,失去道德的人就认同道德沦丧。
 
  18. 自见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二十四章》【译文】固执己见的人不能明察事物,自以为是的人分不清是非。
 
  19. 自伐者无功,自矜者不长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二十四章》【译文】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立功勋,自高自大的人不能进步。
 
  20. 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二十五章》【译文】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,在天地没有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。
 
  21. 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二十五章》【译文】人效法地,地效法天,天效法道,道效法自然。
 
  22. 善行无辙迹,善言无瑕滴,善数不用筹策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二十七章》【译文】善于行走的不留踪迹,善于说话的不会给人留下话柄,善于计算的人不用任何工具就算得很精准。
 
  23. 善人者,不善人之师。不善人者,善人之资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二十七章》【译文】善人,是不善之人的老师。不善之人,是善人的借镜,可以警醒善人。
 
  24. 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三十三章》【译文】能了解别人的人,是有智慧的人。能认识自己的人,是真正聪明的人。
 
  25. 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三十三章》【译文】能战胜别人的人,是有力量的人。能战胜自己的人,才是真正的强者。
 
  26. 知足者富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三十三章》【译文】知足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。
 
  27. 死而不亡者寿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三十三章》【译文】肉身虽死但精神不被忘记的人才叫“长寿”。
 
  28. 道之出口,淡乎其无味,视之不足见,听之不足闻,用之不足既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三十五章》【译文】大道一旦讲出来,就会感到平淡无味,看起来不起眼,听起来不人耳,用起来却受益无穷。
 
  29. 将欲歇之,必故张之。将欲弱之,必故强之。将欲废之,必故兴之。将欲取之,必故与之。是谓微明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三十六章》【译文】要想收敛,必先张开。要想削弱,必先加强。要想废弃,必先兴盛。要想夺取,必先给予。这是知细微之理而收显著之效。
 
  30. 鱼不可脱于渊,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三十六章》【译文】鱼不能离开水,国家最锐利的武器不能够让人知道。
 
  31.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三十七章》【译文】道,看起来无所作为,却无所不能。
 
  32. 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;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三十八章》【译文】上德之人,没有故意洛守德,所以自有道德。下德之人,害怕失去德,所以反而没有德。
 
  33. 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三十八章》【译文】丧失了大道,才强调道德,丧失了道德,才强调仁爱。丧失了仁爱,才强调正义。丧失了正义,才强调礼法。
 
  34. 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四十章》【译文】天下的万物都产生于“有”,而“有”却从“虚无”中来。
 
  35. 大方无隅,大器晚成,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道隐无名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四十一章》【译文】大的地域没有边角,贵重的器具最晚成XF,大的声音没有什么声响,大的形象没有形体。“道”隐藏在无名之中。
 
  36. 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四十二章》【译文】虚无之道生太极一气,太极一气生阴阳两仪,阴阳交合生三才,三才化生万物。
 
  37. 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。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四十八章》【译文】追求学问,就要求天天都学有所得。而追求大道呢,只是要求每天尽量减少自己的欲望和行为。对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减之再减,最后就可以达到无为的境界了。
 
  38. 无为而无不为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四十八章》【译文】处于无为的境界之中,没有什么不能做到的。
 
  39. 圣人常无心,以百姓心为心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四十九章》【译文】圣人常常没有自己的私心,而把百姓的心当作自己的心。
 
  40. 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五十六章》【译文】言语无法表达“道”的真
 
  意,所以有智慧的人不会说“道”,如果有人在说“道”,肯定不了解“道”的真意。
 
  41. 以正治国,以奇用兵,以无事取天下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五十七章》【译文】执政者要遵循天道、顺从人伦,以常规的道理治理国家。但用兵却要用诡诈、出奇制胜。要取得天下太平,须用“无为”之法、自然之道。
 
  42. 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五十八章》【译文】祸与福互相依存,可以互相转化。祸是造成福的前提,而福中又藏有祸端。
 
  43. 治大国,若烹小鲜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六十章》【译文】治大国像是烹小鱼,不能总是翻动、多变,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。
 
  44. 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;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,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六十三章》【译文】欲图难事,先从易处着手。欲为大事,先于细处起步。天下的难事,必然从容易开始。天下的大事,必然从小处做起。
 
  45. 圣人终不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六+三章》【译文】圣人自始至终重视细微的小事,不做什么所谓的大事,所以能够成就大事。
 
  46. 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六十四章》【译文】合抱的大树,是从很小的小树长成的;九层的高台,是用一筐筐的土垒起来的;千里的远行,一步步走才能到达。
 
  47. 民之从事,常于几成而败之。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六十四章》【译文】普通人做事,往往是几乎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。如果能慎始慎终,就不会有失败的事。
 
  48. 我有三宝,持而保之。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六十七章》【译文】我有三件宝,一直在坚持地守护着它们。一个叫仁慈、一个叫勤俭,第三个是不敢争胜冒尖。
 
  49. 知不知,尚矣;不知知,病也。圣人不病,以其病病。夫唯病病,是以不病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七十一章》【译文】知道了但装作不知道,这才是高明。不知道却装作知道,是真有毛病。圣人没有这种毛病,因为圣人以这种“强不知以为知”的毛病为病。就是因为他们把“强不知以为知”当作病,所以才不会有毛病。
 
  50. 民不畏威,则大威至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七十二章》【译文】百姓不害怕威严的统治,那么祸乱就要来了。
 
  51. 勇于敢则杀,勇于不敢则活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七十三章》【译文】有胆量但是贸然行事的人容易被杀,有胆量但不贸然行事的人就可以活命。
 
  52. 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七十三章》【译文】天道公平,作恶就要受惩罚,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,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。
 
  53. 民不畏死,奈嘴可以死惧之?若使民常畏死,而为奇者,吾得执而杀之,孰敢?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七十四章》【译文】如果百姓都不怕死,用死来威胁他们能有什么用呢?如果让百姓常常害怕死亡,而那些极少数的违法者,抓住后杀掉他们,还有谁敢违法?
 
  54. 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人之道,则不然.损不足以奉有余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七十七章》【译文】天之道,是减损有余的而补充不足的。人之道,则相反,是减损不足的而奉献给有余的。
 
  55. 天下莫柔弱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。贵以身为天下者,若可寄天下;爱以身为天下者,若可托天下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十三章》【译文】把自己的身家和天下看作一样重要的人,才可以寄托天下重任。爱天下的人像爱自己的身家一样的人,才可以托付天下。
 
  56. 致虚极,守静笃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十六章》【译文】要想达到虚无至极的境界,必须专一守住这个“静”字。
 
  57. 大道废,有仁义。智慧出,有大伪。六亲不和有孝慈。国家昏乱有忠臣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,第十八章》【译文】大道废止了,就会有仁义。智慧出现了,就会有狡诈。六亲不和就会出现慈爱和孝顺。国家动乱就会有忠臣出现。
 
  58.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七章》【译文】天地所以能够长久,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,是自然而生的,所以能够长久。
 
  59.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,外其身而身存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七章》【译文】圣人把自己的私利放在后面,反而成了人群的首领;把自己的身体置之度外,反而更好地保全了自己的身体。
 
  60. 君子得其时则驾,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。
 
  【出处】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第三》【译文】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大展身手,生不逢时的时候就像蓬草一样随意而行。
 
  61.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,态色与淫志,是皆无益于子之身。
 
  【出处】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第三》【译文】抛弃你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,以及做作的情态神色和好高鹜远的志向,因为这些对你都没什么好处。
 
  62. 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一章》【译文】我们可以称之为道的道,不是真正的道;我们可以命名的名,不是这个名的本意。
 
  63. 无名,天地之始;有名,万物之母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一章》【译文】无名,是宇宙天地的初始;有名,是万物得以孕育化生的根本。
 
  64. 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 
  【出处】《道德经·第一章》【译文】体会这个道的妙用,有无相生,妙中有妙,直至无穷。所有的妙处都在这个法门中。

      扫码关注黑龙江微信公众号,随时随地查看更多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考,还有更多上岸技巧的推送

 

 

\

点击分享此信息:
没有了   |   下一篇 »
RSS Tags
返回网页顶部
CopyRight 2020 http://www.hljgwy.org/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22290号-23
(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)XML